认识冰山模型,助力心理素养提升
--我校开展教师心理讲座
7月12日,我校心理健康教师彭亮开展了《运用冰山模型、点亮觉察的明灯》的教师心理讲座,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。
在轻松欢快的热身游戏后,彭亮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萨提亚家庭治疗中的冰山理论,一个人的“自我”就像一座冰山一样,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--行为,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,不为人所见,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,能被看到的外界的行为反应是露在水面上可见的,而内在的心理世界却是沉在水面以下看不到的,包括感受、观点、期待、渴望、生命力(自我)五个层次。
在讲座中,彭亮老师用现场示范的方式阐释了“指责、讨好、超理智、打岔、一致性”五种沟通应对方式,并采用现场冥想和体验式学习的方法带领大家走进情绪的世界,认识情绪,觉察情绪和清理转化情绪能量。另外,她还分别生动地阐述了个体的感受、观点、期待、渴望和生命力分别是什么,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外在行为和语言的。除了理论讲解外,她还通过问答竞赛、案例讨论分析、情景剧欣赏、个体咨询案例展现和现场绘制冰山图等多种方式使教师们学有所获,能够用理论指导生活实践,让大家懂得如何运用对冰山的探索帮助自己去觉察自己、了解他人,懂得如何通过冰山去管理情绪、调整自己心态、改善关系、有效解决问题和冲突。
通过对冰山理论的学习,教师们纷纷表示,学习到如何进行自我觉察,如何分析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,发现冰山下未满足的部分,并及时做出调适。教师们还表示可以与日常工作相结合,在专门教育工作中运用冰山理论对学生问题行为进行分析,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。
(学生科 谢锦源)